第233节(1 / 3)

是以他也难免更小心些。

六皇子仰头朝他笑了笑,然后缓缓摇了摇头,表示他并不在意。

杨清泉见状,对这孩子更是喜爱。

这皇宫真可怕,仿佛养出的花草都有毒,养的孩子也有毒,只有六表弟依然纯粹。

当杜明规一行人要编撰于国有利的算学书的消息传出,无数算学爱好者蠢蠢欲动,他们对青史留名兴趣不大,但对算学本身是真的热爱。

一时间试探的人无数。

杜明规等人亲自面试检查后,若是有真材实料的都吸收进来。

书青史留名又如何?但它是个坑啊!看回京城路上想杀他们的水匪就知道了。

不过选择来研究算学的人,都是头铁不怕死的,甚至可以说视死如归。

杜明规于是挑了那些家世来头特别大的,这可是你们自投罗网啊,届时若是被人追杀,可别怪他们。

后来者点头如捣蒜,皇帝的态度那么坚定,他是英明君王,掌握着百万大军,他们相信头再铁也怕皇帝的砍刀。

打不过就加入嘛!

既然皇帝都打算变法,半个朝廷的人都站他这边,他们家族当然也很机智的站队了。

刘俊诚就是上门想加入算学书编辑的其中一位。

杜明规对他十分满意,这人的来头大,本人还非常擅长算学,可以在作者栏里添上他的名字。

刘俊诚痴迷于算学,曾经为一本算学书和人纠缠了三天,在别人家门口站了大半天,就为了能去那人家中一览某本和算学有关的藏书。

他的家学渊源,其父是户部侍郎,也是热爱算学。

父子俩能为一道算题扎在书房整天不挪步。

刘夫人为此十分苦恼,若是她不盯着的话,只怕这父子俩连饭都忘记吃。

回到家,刘俊诚手舞足蹈地说:“爹,我们今天商量出一个法子,儿子觉得此法甚好,户部不是年底赋税田地难算么?此法至少能省一半时间跟人力……”

刘夫人对匆匆走进来的儿子怒目而视:“刘俊诚,你成天只顾着算学,四书五经多久没看了?科举可不是只考算学……”

若不是她盯着,儿子恨不得全部时间只学算数,算学于科举无用,学得再厉害也保证不了你中举。

“咋没用了?”十五岁的少年郎小声抗议,“若不是爹擅算学,他能升那么快?”

刘夫人恨不得揪丈夫的耳朵大骂。

都跟他说了,儿子的学业重要,等中举后,他就算沉迷于算学,谁也管不着,现在学得再好有啥用?

刘侍郎一边赔着笑,一边将儿子救下来。

夫人就是太爱操心了,其实他们儿子也不是不懂事,这不是四书五经都看着嘛。

“夫人,皇上欲要变法,为夫总觉得这是五百年之大变局……咱们儿子若抓住这次机会,便能青云直上。”

当今天子是明君,还是个乾坤独断的明君,自他上位以来,重农桑爱百姓压制豪门世家,人口多了几百万户,虽然还不至于家家有余粮,但也称得上国泰民安。

刘侍郎心里门儿清,他擅长算学,比任何人都能明白皇帝变法后民间的大变化,江小侯爷写的农书若能彻底施行,土地会产出更多的粮食,到时人口也会猛然增长。

人口才是最大的财富,一个五百年难得一见的盛世即将在眼前。

等刘夫人怒气冲冲地离开,刘俊诚兴致勃勃的拿起江小候爷发明的炭笔画的表格,“爹,你看这表格,用这个阿拉伯数字,得省多少事儿,还有这个叫复式记账……”

刘侍郎摸着胡子的手停下来,凑了过去,“儿子,这个复式记账你再与我说说?”

这记账法一出,感觉账本都清晰明了,贪污难度变大。

等刘侍郎听完后,顿时坐不住了:“等会儿,为父先写道折子。”

就当是他的投名状吧。

抠门小侯爷36

杨清泉看到刘侍郎的折子后,面上露出忧虑地之色,“舅舅,只怕全天下的贪官污吏都想杀他们而后快了。”

本来想弄死杜明规他们的豪强地主就不少,现在还要再加上贪官污吏。

这些家伙到底在搞什么啊?不要将所有人一下子全得罪完,人要一批一批地杀,才不会引来太大的混乱啊!

皇帝仍在思考刘侍郎的折子,随口道:“怕甚?刘家还挡前头呢。”

杨清泉不禁苦笑,刘侍郎父子果然头铁,他们就这么信得过皇帝?

“舅舅,我是担心您。”杨清泉真心实意地为舅舅感到委屈。

随着他了解的事情越多,他越是明白皇帝不好当,特别是要当一个好皇帝。四皇子他们一个个的,眼睛都盯着皇位,却从未思考过这位子对他们而言意味着什么,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。

皇帝笑而不语,眉宇间尽是睥睨之色。

御极多年,他早有心理准备,还不至于怕了什么。

杨清泉却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